>> 教务公告
Senate Announcement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一位学渣的MPA考研逆袭之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14 浏览次数:209次

编者按:

颜弋琴,2018年深圳泰祺学员,中专毕业后自考大专本科,一个大龄青年、二孩的妈妈,一肩挑着柴米油盐,一肩担着星辰梦想,在考研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一路走来,荆棘满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撒下了耕耘的汗水,最终以163/106/57考入广西师范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完成了一个学渣的逆袭之路。



一位渣的考研逆袭之路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春去春又回,在这个莺飞草长的四月,我的考研之路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对于一个大龄青年、二孩妈妈来说,一肩挑着柴米油盐,一肩担着星辰梦想,在考研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一路走来,荆棘满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撒下了耕耘的汗水,也收获了喜悦的泪水。

缘起

《牡丹亭》里说,情不知何所起而一往情深。对于读书这件事来说,于我还真是一往情深。

我是一名“80后”,出生在湖南岳阳,喝着长江水,吃着洞庭鱼长大。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也让我的性格里面浸染了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地域特色。我在家排行老大,当初,父母为了让我赶上最后一班“包分配”的列车,成绩优异的我选择了读中专。1999年当我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沙环境保护学校工民建专业毕业后,政策就变了,“包分配”取消了,等待我的是小镇上只有300元月薪的工作,而且工资还发不出来。所以,我就随着当时“孔雀东南飞”的打工大潮来到了深圳。

到了深圳找工作,看到《深圳特区报》招聘广告里都写着“大专以上学历”,顿时备受打击,感到在特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是展翅欲飞的孔雀,而我只是一只屋檐底下盘旋的麻雀。为了圆我的读书梦,我寄居在姨妈家,找了一份办公室文员的工作,并跟随姨父学习传统陈式太极拳。从 1999年至2007年,这本该是一个女孩最美好的年华,而我却过着老年人的标配生活:早晨5:30按时起床练拳,练完三遍拳才是一天的开始。白天上班,晚上上课,有时候不上课的晚上要去帮姨父带他的学生们练拳,每天都如钟表一样准确重复着这样刻板的生活。没有时间去逛街追剧,也没有时间花前月下。当我的同龄小伙伴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我已步入职场,开始自立更生的生活;当他们在象牙塔里花前月下的时候,我和我的男友一个在军营,一个在利用晚上的时间拼命的去追赶别人用四年就能完成的学业。每天三遍拳,是对身体的一种考验;学习上的“七年马拉松”是对毅力的一种考验;异地恋、军地恋是对精神的一种考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个顶碗的杂技高手,头顶着工作、学习、练拳三只大碗,不停地旋转,努力保持平衡,不能有一丝懈怠,感到万分委屈,只能躲在被窝里哭泣。好在我是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每当我觉得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想我的大学梦,就像一块熠熠生辉的王冠在远处正向我招手,顿时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这八年,我的姨父姨妈一个用”严“,一个用“慈”给了我无言的支撑,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给我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让我顺利地朝着自己的“大学梦”迈进。另一方面,也许是运气使然,也许是精诚所至,也许是付出总会有回报,2002年,我很快就拿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自考大专文凭;2003年,我和在部队服役的男友在关外买了一套小户型;2005年,通过招调工形式将户口迁入深圳并登记结婚;太极拳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先后参加香港、北京、海南等地举行的武术比赛并多次荣获奖,《深圳商报》也曾报道过我这个“80后”的练拳故事。2007年我终于获得了深圳大学本科文凭和文学学士学位。

这一段,应该是考研的前奏,也是一段不能不提的缘起。

缘落

当我拿到本科后,觉得是时候离开姨妈家这个“安乐窝”了。我在心底欢呼雀跃,为无数个早起的清晨和灯下苦读的夜晚,为自己鼓掌:终于自由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有赶上高考也就算了,好不容易读完本科,发现我的非全日制的本科在找工作时也没有什么优势。刚刚才建立起来的自信,瞬间坍塌,于是萌生重回校园的想法越来越强烈。2007年,我还踌躇满志地报考了深圳大学中文系的全日制研究生,准备回到真正的校园,圆我的大学梦。在临考前,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小弟因为出车祸住进重症监护室,再也没有出来。痛失手足的痛苦可能只有时间来抚平,也可能永远也抚不平这道深深的伤疤。这件事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我收回了放飞自我的心情,让自己努力工作抚慰父母,重回校园的想法也被现实无情地打回。

2008年,我应聘到机关工作。同时,也将我的考研梦尘封起来。2012年植树节,我的姨父去世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用拳头和喝斥来教育我的老爷子走了。是他,用军人的作风改变了我散漫的性格;是他,用太极拳的磨练让我的心智变得成熟;是他,用严苛的方法重塑了我的灵魂。每当我意志不坚飘忽不定的时候,他总是给我鼓励;当我骄傲自大的时候他会及时泼盆冷水,当我困惑不解的时候他会为我出谋划策。某一天,风从街角吹起,忘记了是件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了,我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拔打熟悉的手机号码,意识到再也没有人会听我这么叽叽喳喳地说话了,在街边默神了很久。然后,我就回想起他生前对我说过的话,他说,过了30岁以后,你就不会恨我逼你练拳了,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非常惭愧,中专四年,跟数学相关的科目我都是挂科再补考通过的,即使是自学考试,也是故意避开数学。数学是我的硬伤,在无数次的考职考公的考试中,行测永远在45分徘徊。从这一点来说,我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学渣,也是一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考生。35岁,是一个人的分水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陪跑的日子也结束了,生活还得继续。

2013年,军终于转业,生活的重心变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2016年,适逢二胎放开政策,加上爱人和我都特别喜欢小孩,我们就积极响应了党的号召,精心准备二孩的到来。并且,在备孕期间报考了深圳大学MPA专业的在职研究生。不过,很遗憾,没能考上心仪的学校。2017年7月7日,女儿小芮很会选日子,这是为了纪念妈妈没有参加高考而来的吗?女儿的到来,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欢乐。大崴也上一年级了,我这个高龄产妇,大龄青年,二孩妈妈累并快乐着。当然,宝爸也不例外。慢慢地,我也就从一个喜欢诗情画意的小女生差不多完全要变成一个围着锅头灶脑转的小女人了。

这一段,应该是失败的经历,也是一段失落的梦。

缘定

也许,生完二孩,意味着作为女人的人生大事已然完成。然而,我怎么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在2018年某个春日的夜晚,我陪大崴写完作业,坐在酣睡的宝宝身边,翻看从前的日记,发现那个渴望远方,渴望潇洒而美丽的“女孩”未曾完全褪去,在这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在鸡零狗杂的生活中忽地跃然而出,质问:“这就是你向往的生活吗?你的梦的衣裳呢?”

于是,2007一2017年这个跨越了我黄金十年的考研梦又开始在心底冉冉升起。

我是一个行动派。2018年5月,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就同步开始着手备考了。吸取了上次考研失败的经验,靠自学感到数学和逻辑很弱,考虑到小宝还小,晚上不可能去上课,偷偷给自己报了泰祺教育全程班。然后给自己买了一张可以放在床边的小桌子,方便晚上边看孩子边看书。

这次的备考比以往任何一次考试都要艰难。第一,我没有太多整块的时间可以复习。一天只有24小时,我要分配给工作、孩子,家庭、必要的休息。那我只有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了。早晚坐地铁是我刷百词斩的好机会,晚上辅导完大崴作业,再哄完小宝睡觉后才是我自己的时间,这时一般都是11:30了,我打破了多年12:00前必须睡觉的习惯,延迟到1点睡觉。数学最难,先听再做题,进展相当慢。英语相对容易,重点阅读与作文。第二,我的心力不能全然扑在学习上。大崴辅导作业足以消耗我的耐心,小芮嗷嗷待哺,无时无刻都要牵挂着她,即使请了保姆,回家后,我第一时间也是陪她玩,只到她熟睡。第三,好像在孤军奋战。我的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保姆都在责备我,说我这是何苦来哉,人家都说“一孕傻三年”,你这么努力,不一定都能记住呀。我妈妈也反对我考研,说孩子都两个了,不要这么拼命。爱人也有微词,说现在的重心是孩子,即使你考上了博士又有什么意义,孩子才是我们的希望,你的精神值得敬佩,你的做法有待商榷。嗯,都很有道理,然而,我不是那么一个容易说服的人,除非我自己愿意放弃。

有那么一个时刻,差一丁点就准备放弃了。又是快到临考了,大崴班级十几个小朋友被突如其来的细菌感染了,上吐下泻,全校停课。大崴被隔离在家里,“屋漏偏逢连夜雨”,小芮又被感染了手足口病,发烧到39.5度。家里开始漏水,木地板泡坏了,散发出恶臭。我们开始计划搬家。马上就要考试了,每日一练倒是做了一些,单词刷了两遍,真题只刷了一遍,模考分数低到怀疑人生。我还雄心壮志地报考了武汉大学,到底要不要去广州考试了?看到这么一句话:If you want it and expect it, it will be yours very soon.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心心念念的考研梦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倒是要知道这个回响,是个什么样的回响。

2018年那个像夏至的冬至,我躲在酒店里,回想着离开家里的那一幕:地板上一片狼藉,不敢惊醒熟睡的孩儿们,拖着行李,像做贼似地打了一辆滴滴去科技园跟随大巴到广州去考试。

从考试结束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等分数出来,163分,综合106,英语57,比上次还差。

等国家线出来,A类170,B类160,可以和A类地区说再见了。

等院校线出来,武大200分,足足比去年提高了15分,可以和武大说再见了。

……

我以为一切都这样结束了。这个年过得相当不好,心情也灰暗到了极点。真是“考研虐我千百遍,我待考研如初恋“。

泰祺的谌老师带给了一线希望。他问我愿不愿意调剂到B类,广西师范大学MPA,在东莞松山湖上课。

于是,我斟酌再三,根据我的情况,即使再战,很难突破数学,200分对我来说遥不可及。再战,也不会得到任何人的支持,如果有机会读书,为什么不上岸?也许,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

调整好心态,我就积极准备调剂了。可能是心态调整得比较好,复试很顺利。4月1日,收到了学信网发来的预录取通知,心里不由感叹,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虽然,我不是最好的,也没有考上第一志愿,但是至少我还可以继续读书,如此,我又不由得欢心雀跃,至少,我完成了一个学渣的逆袭之路!感恩泰祺,感恩自己,感恩这个春天美妙的回响!


————

以下是颜弋琴同学2022年毕业时,写下的致谢语。

  致谢: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写道:“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回首2019年,那是艰难的一年:新的工作岗位、二孩妈妈、房子装修,时间和精力都不足以让我很好的完成这三件事,我还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四十岁之前要考上研究生。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圆一个读书梦。我对自己的中专文凭一直耿耿于怀,虽然通过自考、夜大相继拿到了大专、本科。骨子里自认为还是有那么一点读书人的种子,只是没有遇到适宜的环境。以我当时的条件重回校园几乎是痴人说梦,选择在职研究生已是各方兼顾的最佳方案。也因为这句话,点燃了我向梦想迈进的火把,我坚定地选择了考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幸运地被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录取,梦想就这样照进了现实。

  高尔基说:“学习,永远都不会晚。”因为疫情,很多计划都跟不上变化,唯有学习这件事永远放在我心中的第一位。因为我知道自己能够继续求学,已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我必须认真对待。同时,我也认识到世界永远都在变化,唯有学习才可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充盈。人生会有几个三年?在疫情中完成自己的学业,也许这将是唯一的一次吧。三年的求学生涯,让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增长了见识,毫无疑问,这对我来说是一段至关重要的美好时光。这三年,我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我向各位关心、温暖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一路相伴。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苏曦凌教授,在论文写作期间,苏老师尽职尽责,从题目的选定到论文框架结构的确定,以及后期论文的多次修改,我都得到了他尽心尽力的指导和帮助。他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耐心的教导启发、感染着我,使我终身受益。另外,我要向广西师范大学的各位老师致以无尽的谢意与祝福,因为有你们的谆谆教导我才能这么顺利地完成学业。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因为有你们默默地支持和鼓励,我才能完成“痴人做梦”。

  在广西师范大学读研的经历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愿意将自己受到的帮助和鼓励传达给更多的人。毕业不是结束,而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何境,追梦永远不会晚,学习永远都不会晚,出发永远都不会晚。

                                                                                                         颜弋琴

                                                                                                      2022年12日

————

谢老师(班主任):弋琴同学是真的苦心人,天不负哦!!!

曾泽新(同学):好样的!我也感觉好幸运遇到大家,在一起读研,大家骨子里都是有一股不服输、要奋进的劲头。特别是经过论文的起草、修改、预答辩、答辩过程,经历了很多,明白了很多道理,也只有经历过这个过程的煎熬才能感同身受。懂得了人生当中,很多东西不能“坐享其成”,要靠努力靠拼搏,只有自己心中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才会日夜兼程、不知疲惫去实现它。与各位同学共勉。



——转自广东泰祺教育公众号,有修改,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mSykil2Ber4gOzTkPxPeg